中国食神 刘敬贤

来源:辽宁省饭店餐饮协会 上传:表哥 时间:2017-11-05 阅读:

 

 

国家主席胡主席接见刘敬贤

 
  三百六十行,行行出状元,今天我们要向大家介绍的是曾荣获中国首届烹饪大赛冠军,具有中国"食神"之美誉的中国烹饪大师刘敬贤,您将从中感悟到这位毕生工作在烹饪行业的一代宗师的酸甜苦辣。刘大师谈及当年,作为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厨师,所烹制的菜肴又是不属于我国传统的八大菜系之列的辽菜,却能在众多名厨中脱颖而出,技压群雄,使辽菜从此名扬海内外与八大菜系齐名,不禁感慨万千:
 
  "1983年,商业部要举行全国首届名厨大赛。当时辽宁、东北地区受鲁菜的影响较大,辽宁还没有自己的菜系。成立辽宁队的时候,省领导就希望辽宁的厨师要打出"辽宁菜"这个品牌。11月4日我们几个队员就代表辽宁队奔赴北京。到北京住下之后,发现许多媒体记者都在采访八大菜系的厨师。领队王英俊请记者到辽宁队采访,记者向我们要宣传材料,我们的材料很简单,基本上只是个人的简单资料。记者就把其它省市的宣传材料给我们看,都是一本书,很多荣誉在里面。我们沈阳来的厨师见识不如人家,心里有些紧张,后来,特意打电话回沈阳,沈阳那边连夜准备的材料,我们看了材料心里特别感动,第二天送给了北京的记者,这样在各家媒体对辽宁菜都有了一些了解。
 
  7日晚上,我们又紧张又兴奋,几乎是彻夜不眠,带了几个熊掌(当时还让做),就一直想着怎么做。第二天在人民大会堂开始比赛,我们辽宁队四个队员,一字排开,当时没有更多的记者来采访我们,心情比较平静。我发现在比赛时使用的是煤气,火力比较猛。我就想了个办法,用炉盖挡住火,让火小一点,因为做菜时火候、刀工是很重要的,火太大了有时影响口味,兰花熊掌就是在红炉盖上完成的。
 
  十一月份北京天气很凉,我害怕菜温度下降,就将菜盘子蒸热。"兰花熊掌"这个菜进入裁判室后没多久,很多媒体记者就一下拥到辽宁的场地了采访我们。后来我才知道我的第一个作品(兰花熊掌)得了一百分,是溥杰先生说过去曾在皇宫里吃过熊掌,但这道熊掌味道更精美,就给了一百分。后来我又做了红梅鱼肚、凤腿鲜鲍和游龙戏凤,都得了很高的分数。
 
  记者问我做的是什么菜,我告诉他们我做的是辽宁菜,并介绍了辽宁菜的特点,是一菜多味,咸甜分明,酥烂香脆,色鲜味浓,明油亮芡,讲究造型。  辽宁地区有满、朝、回等二十多个民族聚居,各种民族的融合形成了辽宁特有的饮食文化。辽宁菜在发展过程中受鲁菜影响较大,又受明清宫廷菜的影响,因此辽宁菜吸收了鲁菜以及其它全国各大菜系的精华,并学习了外国烹饪可用的东西,博采众长,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特点,辽宁菜的原料全都产于辽宁,合乎辽宁人的口味。" 记:"当年在烹饪大赛中您做的四大名菜中"兰花熊掌"享誉海内外,但现在野生动物保护法出台后,不允许烹制熊掌了,据说您和其他厨师们曾联合倡议并拒烹这样的菜肴,那么类似这样的名菜是不是将有失传的可能?"
 
  刘:"当年比赛的时候还可以做熊掌,后来熊被列入保护动物以后,我们厨师联合拒烹被保护动物,还包括含有添加剂的、被污染的、有色素的植物。很多人都在研究代用品,用什么代替熊掌,现在抚顺的蒋咏已研制出"赛熊掌"了,就是用小牛皮,牛筋、筋、牛肉等,加上很多有营养的东西做的,也有的人在研制上还加上大豆蛋白,或动物和植物做出"赛熊掌"来。现在我们用模具去做,喜欢什么样就做什么样,喜欢加什么营养就加什么营养,现在宴会上就可见到,做满汉宴席的时候,"赛熊掌"从造形上和口感上不亚于真熊掌,而且从营养成分上也不亚于真的"熊掌",所以现在,很多师傅都在做"赛熊掌"。“赛熊掌”造型逼真,晶莹剔透,营养甚至要高于真正的熊掌,无论从口感还是色泽方面均堪称全国最高水准。
 
  记:"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,人们的饮食消费观念在发生变化,逐渐由温饱型向营养型转变,由生理需求向心理需求转变,职业厨师从工匠型向知识型转变。现在人们的饮食已从吃饱到要吃好,吃出营养,讲究色香味意形养。" 
 
      刘:"现在应该说大家生活都达到小康水平了,就是再也不为肚子饿想起来才吃饭,原来的酒店饭店做什么人们就买什么吃什么,现在是客人想吃什么我们做什么,我们每天都在想客人想吃什么,一定要说绿色、环保、健康、卫生、方便、快捷,不然人们根本不会来吃。菜不但要做的味道好,还要讲究原材料搭配、讲究营养、讲究眼观形状,这样客人才能喜欢。法国人吃东西是先用鼻子闻,日本人先用眼睛看,中国人则用嘴去品尝。  现在我们的厨师也要借鉴西餐式的优点和长处,比如西餐的分餐,每个人一份,比较节约和卫生。而在中国还有这样的情形,一大桌子菜吃不了都还剩半盘只能丢掉,太浪费了。中餐要借鉴西餐,比如说吃饭的时候,要有取拿工具,自己面前的是进食工具,这样吃大宴会,既有气氛,又卫生,当然这需要一段过程,需要每位厨师,每一个人从我做起,从现在做起,逐步形成风气。"
 
  记:"沈阳提出"打造东北美食之都"的口号。沈阳的餐饮业有何优势,离"美食之都"到底有多远?沈阳怎样打造、又打造成什么样的"美食之都"?"
 
  刘:"辽沈地区多民族聚居,各民族文化和餐饮文化的融合发展,辽沈地区幅原辽阔,海岸线长,有丰富的水产资源,有山珍和野味,原料非常丰富;省市领导也非常关心我们餐饮业的发展,餐饭业发展较快;厨师队伍的阵容很强大,尤其近几年来,各厨师培训学校培养了大量的人才,更重要的是我们有明清宫廷餐饮文化的传承,辽沈地区的厨师可以向全国各地,甚至向世界各地学习和借鉴好的技艺,整合到我们辽菜里,使辽菜能不断的发扬光大。
 
  我们这儿有最大的宴席--满汉全席。弘扬我们的饮食文化,我们不一定做到一百多道菜,可以做一个小点心,一个小食品,一道或几道菜,让人家领略到满汉全席的精髓就可以了。
 
  我们这儿有最大的宴--满汉全席。我们弘扬我们的饮食文化,我们不一定做到一百多道菜,做一个小点心,一个小食品,一道或几道菜,让人家领略到满汉全席的精髓就可以,不要做更多的。"
 
  记:"您已到花甲之年,可以说现在已是功成名就,还在孜孜不倦探索与实践,教育徒弟,著书立说,要把您的烹饪技艺和绝活传授给弟子和后人?"
 
  刘:"虽然搞了一辈子餐饮,我觉得我的水平还远远不够,还想继续学习,有的时候学一点营养学,多翻一点参考书籍充实自己。我现在62岁了,特别希望把我毕生所学传给我更多的徒弟。我有机会就给徒弟们多上课,把我大翻勺的绝技传给他们,这个绝技是我的老师王甫廷先生传给我的,我愿意传给我的徒弟和后人。我现在做了调味品的形象代言人,我觉得这也是弘扬中华饮食文化。我希望现在的厨师们发现更多地原料,更多的调料,研究出新的烹饪技法,调制出新的口味,新的菜式,我觉得一个行业也好,一个国家也好,有创新才有灵魂。"
 
 
 
来自:东北新闻网 作者:表哥
 
 
[发表评论] [收藏本页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