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太开中国第一家个体饭店 近百家外国媒体争先报道

来源:辽宁省饭店餐饮协会 上传:表哥 时间:2018-05-24 阅读:

  全国第一家个体饭店,由一位河北老太太创办,开业初期引来百位驻华外交官和外媒记者。

  在北京翠花胡同、中国美术馆正对面,有这么一家饭馆,没有华丽的门面,门口布置甚至有些寒酸,红彤彤的招牌上写着“悦宾饭馆”四个大字。

\

  别看饭馆不大,门脸破旧,所售菜品都是便宜的家常菜。可来头儿却相当大:

  当年,开业没多久,近百国家驻华外交官跑来门口排队,77家外国媒体争先来报道,几个月后,当时中国两位副总理姚依林、陈慕华一起来给店主拜年!

  一家小饭馆,为何有这样大的来头,答案就在招牌上: 中国个体第一家!

\

  这绝不是吹牛,这家深藏胡同38年的小饭馆,是中国改革开放之后,全国第一家个体饭店!

  更让人想不到的是,这全国第一家个体饭店,竟是河北的一位老太太创办的!

  而追本溯源,最先建议开办的,还是叶剑英元帅的夫人。

\

悦宾饭馆创办者郭培基和刘桂仙的合照

  今天,我们早已能在家门口、能在手机外卖上吃遍全中国美食,但还是想讲一讲河北老太太刘桂仙饭店的故事!

  做饭手艺好,叶帅夫人帮支招!

  1934年,刘桂仙生于河北肃宁。

 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,她没少吃苦,却也学了一身做饭的好本事。

  1952年,刘桂仙跟丈夫郭培基到北京谋生。郭培基给内燃机厂当厨子,刘桂仙当保姆做饭。

\

年轻的刘桂仙与丈夫郭培基

  1979年,北京很多人面对着很大的就业压力,刘桂仙的两个儿子也赋闲在家。

  这让刘桂仙和丈夫郭培基犯了难,算上两个找不到工作的儿子,家中四男一女五个孩子,七口人每月指望着几十块钱工资过生活。

  1979年,邓小平指出,要多搞赚钱的东西,可以开饭店、小卖部、酒吧间。允许自谋职业成为解决就业压力的方式之一。

  刚开始,没人敢去想自己经营赚钱的事,更不要说开一家个体饭店了!

\

当时的国营饭店东来顺

  一次叶帅夫人从英国访问回国后,跟刘桂仙说:国外挂着中国餐馆招牌的馆子,味道都不如你做的好!就建议她在北京开一家饭店!

  当时刘桂仙夫妇都没敢往这方面想,直到后来叶帅夫人又催了一次,他们才下定决心写申请!

  在中国的心脏,“悦宾”震惊全世界!

  申请写好了,两个人不知道要找哪里,就去街道盖了个“同意开店”的章。

  之后,刘桂仙到北京东城区工商局,要求办一张个体餐饮营业执照,这个看似简单的要求,却让工商局犯了难。

  当时修理业、手工业的个体经营有所放开,但其他行业还未有明确政策,因此工商局没有给刘桂仙明确答复。

\

当时的个体洗衣店

  没说开,也没说不开执照,一般人遇到这种情况,早就知难而退了。刘桂仙却凭着一股子韧劲儿,天天到工商局问营业执照的事,不间断地跑了一个月。

  工商局的人都被刘桂仙打动了,他们派人到刘桂仙家走访调查,一看这家人是真想做,人也是本分、老实人,领导班子一合计,干脆给他们特批。

\

  当时全国都没有

  给个体户开办餐饮营业执照的先例,东城区工商局就拿来公用纸,手写了一张营业执照,大致意思是允许悦宾饭店营业,盖上公章,签上字,这张编号为001号的个体餐饮营业执照终于办下来了!

  不仅如此,工商局还帮刘桂仙担保,办理了一笔500多元的贷款!刘桂仙拿着这500元,买了电冰箱、4张旧桌子和十几把椅子。郭培基找来砖头和木材,把他们的一间平房改成饭店,又找了一个烤白薯的旧桶,把它改装成了灶炉。几番折腾,悦宾饭店已有模有样。

\

刘桂仙夫妇

  饭店的架子有了,但是刘郭二人又碰上新问题——缺粮油。

  当时都是凭票购买商品,不管你有多少钱,没有相应的票,什么都买不到。

\

  在刘桂仙和郭培基发愁的时候,要开饭馆的事,不知怎么就传出去了。

  一次郭培基下班回家,刚进胡同口就被一个胖子拦住了。这位胖子说他也想弄个饭馆,想向郭培基“取取经”。

  郭培基一看对方蛮像个厨子的,就一股脑儿全给他说了,还告诉他,现在的困境是没粮没油。

\

  结果第二天郭培基还没睡醒,就听见广播里在说他要开饭店的事,用的还都是自己说过的原话。这时候郭培基才明白,那胖子不是厨子,是个记者。

  广播一连播了几天后,郭培基家里来了个50多岁的男人,说自己是北京市粮食部门的,一进门就把粮票油票本往他手里塞,还急忙说着:“老郭,别让他们播我了,粮和油都给你送来了!”

\

      本来夫妻俩想在10月1号这天开张,怕自己做的东西大家不爱吃,就想在9月30号这天试营业一下,为此刘桂仙逛遍了菜市场,买了4只不用凭票的鸭子。

  这一天郭培基还正常去上班,刚出门就被一个记者逮到问:“您是快开张了吗?”郭培基说:“今天就试试。”记者一听,“试试”就是开张了呀!

  这个时候已经快12点了,记者说我得赶紧写报道,抢了这个头条。

  已经准备下厂印刷的报纸,特地为这则新闻空出版面,给这历史时刻做报道。

  于是,9月30号这一天,全北京都听说刘桂仙家的饭馆开张了。

\

  就这样,中国第一家个体餐馆开业了!

  晚上,郭培基下班回来,远远看见胡同口密密麻麻全是人。

  还不明白怎么回事呢,就有一个记者跑过来打趣道:“老郭,你们家开张了,你还上班呢?我都来给你们家当服务员了!”

  郭培基进屋才发现,31平米的饭店满满当当都是人,刘桂仙把所有能吃的东西都卖出去了还不够客人们吃!

\

刘桂仙与外国记者在一起

  这时,还有三个人没吃上饭,于是郭培基向街坊借了两碗白面,和面,擀了面条做给他们吃,后来老郭才知道,这三人是《每日新闻社》的记者。

  还有个来自美国的记者激动地告诉郭培基:要在三天之内,让整个地球都知道他在这里开了饭馆!

  后来在发往西方世界的消息里,他真的这样写到:在中国的心脏,美味的食品和私人工商业正在狭窄的小胡同里恢复元气。

  外国人排号来吃饭

  开张第一天,刘桂仙赚了38块钱,这可比他们一个月的工资还要高!但是他们的饭菜,单价并不贵。

  刘桂仙没什么文化,也算不清成本和利润,定价高了自己心里又十分不落忍,干脆就稍微比单位食堂高点,一个素豆腐就卖一毛几!

  悦宾饭馆就像是一块大磁石,吸引着在北京的外国人们。

  北京一百多家大使馆的外交官听说中国经济改革开放,有私人做买卖的了,都跑来看。可店里只有4张桌子,接待量有限。来吃饭得排号,最长的要排到60多天后才能吃上。

  开业之初,普通老百姓下馆子频率不高。往往一顿饭能花掉工薪家庭一周的伙食费。来店里的多是高干子弟和使馆区外国人,还有采访的记者。最多时,一天能来二三十个记者。刘桂仙就叫记者站在院子里,她在小厨房里炒菜,把窗户打开,记者在外头问,她一边炒菜一边回答。

  美国大使馆曾提出要在悦宾饭馆包桌,每人10块钱的标准。那时砂锅白菜豆腐只卖一毛九,炒肉丝五毛六,油焖大虾两块四。外国人吃饭安静,不怎么说话,刘桂仙心里摸不准,想着是不是饭菜不好吃。直到看到空盘了,才放心。

\

80年代悦宾饭馆的第三代

  后来慕名来吃饭的人实在太多,即使有工商局、粮食局等部门协调,悦宾也常常陷入“断粮”状态。为了照顾好各国的客人们,刘桂仙每天早晨5点多就坐火车,跑到河北高碑店、保定一带的市集,集上什么都有卖的,米、面、油都是私人高价卖。她一个人买4大提包菜肉,提不动,就背着回来。

\

80年代的悦宾饭馆

  当时,在国营饭店吃到的,在悦宾饭店基本都能吃到,而且价格还要便宜一大截,这让悦宾饭馆名气越来越大!可让郭培基和刘桂仙万万没想到的是,出名后一系列麻烦接踵而至……

  私藏军火?悦宾竟成中国开放急先锋!

  上世纪80年代初,北京胡同里的老百姓看见刘桂仙和郭培基开了一家饭馆,都表示质疑。

\

80年代悦宾饭馆食客

  一些人开始议论悦宾里的外国人,怀疑郭培基打着餐馆名义,暗地里“私通外国人”!郭培基的单位开始调查他,把他的祖籍背景查了个底儿掉,后来实在查不出什么才作罢!

  他们的女儿出嫁,也差点儿告吹,甚至,街坊邻居都不愿和“个体户”的孩子一起写作业,有的邻居更是当着刘桂仙的面,说她是外国“特务”!

  更有好事者,把他们家的院墙挖了1米多深,说他们“串通国外,私藏军火”……

\

  在各方巨大的舆论压力下,刘桂仙一家人好几次差点儿把倾注了心血的悦宾饭馆关掉……

  就在他内心矛盾的时候,1981年大年初一上午,悦宾迎来了贵客:两位中国国家副总理姚依林和陈慕华,一起到悦宾给刘桂仙一家人拜年!

\

  “首长告诉我们不用怕!”

  刘桂仙和郭培基吃了定心丸,从这以后,那些说走资本主义道路的,观望着的,考虑着的,想开不敢开的,想走不敢走的人就都放心了。

  同年10月,《中共中央、国务院关于广开门路,搞活经济,解决城镇就业问题的若干决定》给像刘桂仙和郭培基一样的人定了性质:社会主义个体劳动者!

  截止到1981年底,全北京一共有4家个体饭馆,到了1982年底,这个数字激增到上千家!

  个体经济如雨后春笋般涌现!

  因为开饭店,刘桂仙家很快成了万元户。早期还不允许个体经营雇工,家里五个孩子全都扑到了饭馆里。刘桂仙和郭培基从没想过,悦宾竟然成了改革开放的先锋!

  只要我活着,绝不做丢人现眼的事!

  上世纪在90年代,各种个体小买卖已遍布大街小巷,用那时的话说,一块牌匾掉下来,砸到仨“暴发户”!

  一些商户不安分,用假货以次充好,哄抬物价,每次刘桂仙在饭馆遇见这样的人,总要对他们语重心长地教育两句。

  别人告诉刘桂仙现在做生意,就要靠吹,她却不以为然地说:“这么干,长远不了!”

  不久还真应了她那句话,那些不正干的商人,丢了口碑,更丢了生意!

  而刘桂仙的生意却越来越好,还开了分店“悦仙”。

  这多亏了刘桂仙对饭菜近乎偏执的执着。

  别人买鸭子,都是去菜市场挑处理好的,刘桂仙则直接去鸭厂,找那些身强力壮,不老不小的活鸭买。为了买新鲜牛肉,不惜多一倍成本。有一次刘桂仙的儿子用死鱼做鱼丸,刘桂仙一尝就觉出不对,不仅一点儿面子不留,当着所有人的面大声呵斥,还将一大盆鱼丸直接全部扣在地上!

  后来凡是入嘴的东西,都“比天大”!这是刘桂仙自创建悦宾之初,便一直秉承的理念。

  她做饭全靠油盐酱醋这些最基本的调味料,绝不添加可能有害的东西。“只要我掌勺,绝不做丢人现眼的事”。

\

  后来刘桂仙年纪大了心脏不好,不能再在悦宾掌勺了,这句话就变成了“只要我活着,绝不做丢人现眼的事”!从1992年开始,刘桂仙每天上午10点便坐在悦宾,一直盯到下午3点才离开。

  大到选材用料,小到切葱切蒜,只要一样不入刘桂仙“法眼”,她都会让厨师立刻改正。

  也正是因为饭馆掌舵人是刘桂仙,悦宾悦仙这么多年,还从没有吃坏过一人!河北老太太刘桂仙也因此被大家称为“仁义老太太”。

  无论何时都把菜当命看

  2007年,刘桂仙因心脏病回河北肃宁老家静养月余。回京时,悦宾处处不入她的眼。于是75岁的刘桂仙重出江湖。别人说,买卖做到这份儿上,也该想享清福,休息一下了。刘桂仙却说“人心隔肚皮,不盯着不行”。

  谈到经营的秘诀时,刘桂仙总是那句话:无论何时,我都把菜当命看。

  如今,“仁义老太太”、悦仙饭馆创始人刘桂仙已去世三年有余。可她的老伴儿郭培基还在,悦宾饭馆依然还在,她的子孙们秉承着她的理念,还在尽心尽力给人们做着饭菜。

  很多人也在质疑悦宾“不合时宜”,可实际上,每一项变革与否,都被郭家上上下下讨论过。

  “我们考虑过做外卖,能提高销量。但菜一凉了,那口味就完全不一样,这是砸自己的招牌!”

  曾有人想要入股品牌扩张,郭家人想了想还是拒绝了。“离了胡同,那还是悦宾么?”

  这让小编想起《老炮》中那句话,“六爷,没宣武区了,合西城了。”

\

  时过境迁,物是人非,小小一家悦宾饭馆,已经在改革开放中走了38年,它身边的一切都在飞速变化,可它仍旧是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道菜。

  直到今天,悦宾的特色菜,味道也不曾改变。虽然很多明星也是这里的常客,但悦宾从不去迎合“高大上”,悦宾就是悦宾,本分、朴素、实惠,地地道道北京味!

  很多悦宾的老顾客说:悦宾能有今天“真是神仙保佑”。

  其实,大家心里都明白,哪有什么神仙,靠的就是两个字——良心!

  38年前,他们迈出了中国经营个体餐馆的第一步,38年来,他们只为做好每一盘菜!

  这才是中国匠人精神,这才是百年老店该有的气质!

 

 

 来源:澎湃新闻

[发表评论] [收藏本页]